close

0010723555_b_02  

『內容簡介』

  一句沒有說完的話,一個習以為常的轉身,卻是難以挽回的生離死別……

 

  我的妹妹失蹤了很多年,屍體從未被尋獲,當時的罪證與目擊者供詞都指向她被謀殺致死,嫌犯獲判無期徒刑定讞……我從來不相信這就是真相。

 

  「答應我,聽話。」「好,我答應妳。」她在心臟前畫了個十字發誓。從此之後,我再也沒見過她 我的妹妹莎拉。

 

  多年前的那一天,在我轉身留她獨自一人目送我離開後,莎拉不見了。

 

  鎮民傾巢滿山搜索,父母焦灼聲聲質問,而我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;接著,據稱已殺死我妹妹的男人被逮捕定罪,卻怎麼也不說出屍首的下落,

得不到解答的父親難忍悲痛舉槍自盡,母親也隨之病發身亡,刨心的愧疚和絕望逼得我只能逃離。

 

  多年來,我沒有一天不想起莎拉,也時時刻刻做著準備,等著她出現的那一天到來。

 

  終於,一通來電通知莎拉的白骨在家鄉山中的洞穴裡找到了。

我踏上返家的路,展開籌謀已久的翻案上訴,模糊不清的證據、迴避不談的鎮民……越來越多這樁命案的疑點湧現。

我的妹妹是怎麼死的?哪怕再一次讓內心傷口鮮血淋漓,我也會一塊一塊親手挖開,那個小鎮不肯對我說的祕密。

 

  當悲傷席捲,信念崩塌,失去至愛的痛楚,要如何被撫慰?

『心得』

  「我丟下過她一次,」她說,「我不會再丟下她不管,我要留下來,直到結束。」

 

  多年前的一晚,崔西與她的妹妹莎拉道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的身影。即使找不到她的人,所有人都相信她已經死了,並且是被一名強暴犯豪斯所殺。

然而案件的證據卻漏洞百出、相互矛盾,一直對此保持懷疑的崔西在數年後被通知發現莎拉的遺骸,沉寂多年的案件又掀起一波漣漪……

 

  亞洲推理界流傳一句名言「汪洋般的殺意,鼻屎般的動機」,還可以加上一句「魔鬼般的詭計」。

由此可見人性的描寫在一部推理作品裡佔有多麼重要的部分,即使再精密的犯罪計畫,或是再高明的推理過程,少了角色與背景的鋪墊就彷彿少了鹽巴的菜餚,徒有精緻的賣相卻寡淡無味。

 

  詭計是推理小說的骨架,角色的描寫則是它的血肉,一旦小說中的角色形象越豐滿,讀者才得以窺見這本小說的面貌。

 

  本書的作者擅長細節的鋪墊,多個視角轉換也十分自然。看似是在為角色塞入使皮囊飽滿的棉絮,其實是後面劇情的鋪陳,或者一個簡單的暗示,讓配角可以無須冗述的出場。

作者敘述著崔西的生活,讓我們看見她的壓力,朋友們對她的擔憂。

她直到現在還無法從妹妹的死中走出來,所有人都認為她的調查只是她無法接受真相而走火入魔,崔西一點一點找出線索,澄清自己的邏輯,想辦法尋求援助,找出當年的真相。

 

  據說殺害妹妹的兇手已經入獄,並且至今都還在服刑,所有人都認為案件已經結束,真相已經大白。然而所謂的真相是什麼?是一紙判決書嗎?是對兇手的刑罰嗎?

 

  正如崔西說過的,她不會再丟下妹妹不管,這一次她會留到最後。如果沒有這句話,或許還會有後面的故事,但沒有這句話,崔西只是個蒼白的符號,只是個對窮追猛打的好奇寶寶,而非一個深愛妹妹的姐姐。

 

  本書沒有精巧奇特的詭計,它如同現實世界中任何一個案子一樣:有個女孩失蹤了,然後警方找到一個疑似兇嫌,並設法找出證據給他定罪。

而小說中添加了戲劇性的一環:當年定罪的證據是漏洞百出的,並且直到現在仍然無法確定死者失蹤後的確切經歷。

 

  因此崔西才會抱著一線希望—不是什麼挖掘真相的好奇心,只是她希望妹妹的死還有轉機,也許當年的案件是誤判,也許他們只是想快點結案,也許妹妹還沒有死,也許……

 

  作者從崔西行屍走肉般的日常、充滿妹妹身影的回憶,一點一滴拼湊著當年案件的原貌,也表現出崔西對莎拉深刻的愛。這樣的愛曾帶給她溫暖,更支撐她繼續活下去,給她找尋真相的勇氣與動力。

 

  我們推理的不是詭計,而是人心。

 

  更為難得的是,往往這類作品描寫的是人性的黑暗面,作者以姐姐的愛貫通全書,漸漸的她得到更多人的回應,也發現原來許許多多的隱瞞、不諒解、掙扎,也是源自於愛。

 

  也許崔西想知道的,是她的家人會不會因為她離開妹妹身邊而責怪她,她的妹妹會不會因為姐姐的離開而憎恨她。這一次離開的是他們,是不是離開前,他們還是愛著她?

arrow
arrow

    sharllan19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